SS Sub
免费、付费机场节点和订阅

只支持 SMB 的 "基础型" 大容量 NAS,应该采用什么软硬件?

V2EX = way to explore

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

现在注册

已注册用户请  登录

请不要把任何和邀请码有关的内容发到 NAS 节点。

邀请码相关的内容请使用 /go/in 节点。

如果没有发送到 /go/in,那么会被移动到 /go/pointless 同时账号会被降权。如果持续触发这样的移动,会导致账号被禁用。

nealot

V2EX  ›  NAS

只支持 SMB 的 “基础型” 大容量 NAS,应该采用什么软硬件?

  •  
  •   nealot · 5 分钟前 · 24 次点击

    楼主虽然买过两台 Synology NAS ,但是回顾这几年的使用场景,发现实在有点落后:

    • 99.98%: Windows PC 使用 SMB 看视频,使用 Foobar/SMB 播放音乐,存数据; Android VLC 通过 SMB 看视频
    • 0.01%: RAID1 的一块硬盘损毁后,换块硬盘然后点击重建
    • 0.01%: 使用 rsync 定期异地增量备份
    • 0.001%: 扩容 – 先插两块 2x 容量硬盘上去,复制数据,然后(可选的)把老硬盘拆下来处理掉

    当然楼主还有另外一台 Mini PC 专门跑容器/服务,NAS 只负责可靠的大容量存储。

    但是如果实际使用场景如此简单,感觉以后不需要再去买 Synology 了。正版 Synology 的成本相当高,每盘位的成本大概是¥ 1000 以上 (大概 6 盘位¥ 6000 ,8 盘位¥ 8000 的样子)。

    初步设想一下,8 盘位¥ 8000 的成本,基本上足够攒一台 16 盘位 / 24 盘位的 4U 服务器了,这样硬件成本立省 50%-66%,并且几乎永远不用再担心扩展性。要做到这一点,关键是特制的机箱和配套组件,支持硬盘快拆。

    市场上已有大量的国产廉价 4 盘位 NAS ,本帖只讨论 >= 6 盘位的硬件平台

    目前尚无回复

  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机场推荐官 » 只支持 SMB 的 "基础型" 大容量 NAS,应该采用什么软硬件?